石家莊市新華區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03日 10:02
2022年,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和省、市委法治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標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保障了區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高質量發展,F將我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加強領導,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入快車道
2022年,我區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到重要位置來抓。一是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關于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的通知 》,區政府黨組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納入學習培訓計劃,確保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的全戰線、全覆蓋。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八五”普法重要內容,列入“八五”普法規劃,積極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宣傳,綜合運用各類媒體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組織普法講師團,持續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巡回宣講。二是將法治政府建設擺到重要位置。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政府工作報告》重要內容之一,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時修改完善區政府議事規則,定期研究法治建設重大問題和相關工作。進一步規范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管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制度,將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三是堅持依法決策。區政府在作出重大決策和出臺重要政策前,認真征求法律顧問和專家的意見建議,優化決策和政策。四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推動二十大報告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論述盡知盡會、全面踐行。組織開展區政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講法治課活動,抓住關鍵少數帶頭宣講,自覺形成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開展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以“一規劃兩綱要”為藍圖,統籌協調,綜合施策,法治政府建設開創新局面
2021年,我區制定實施了“一規劃兩綱要”;2022年,又出臺了《關于加強全面依法治區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方案》。按照“一規劃兩綱要”和《實施方案》,主要抓好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實現壓力傳導。明確各部門、各街道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堅持定期要賬。區政府常務會每年至少聽取2次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三是完善組織架構,充實工作力量。進一步加強法律顧問工作,印發了《石家莊市新華區黨政機關法律顧問管理辦法》,實現全區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全覆蓋。四是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工作方法。今年3月,區司法局與河北政法職業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河北政法職業學院設立了新華區法治教育培訓基地,探索了法治政府建設政教合作的新模式。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組織開展了主要負責人講法治課活動,形成了自覺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開展工作的良好氛圍。編印了《全面依法治區工作簡報》,匯總工作進展,推廣先進經驗。設立了新華區法治大講堂,定期邀請法律專家、教授、律師面對面咨詢和解決區政府各部門各街道的涉法問題。
三、以街道綜合執法為抓手,壓實責任,靶向發力,規范文明執法實現新提升
我區高度關注法治政府建設特別是執法權下放工作,2022年3月份,區委書記劉振乾、區長徐圣銀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直接聽取各街道主管副職關于賦權執法事項實施、執法人員管理等方面情況的匯報,有力推動了這項工作開展。在區領導的安排下,2022年重點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執法培訓。采取以會代訓、小桌教學、網絡授課等方式,全年共組織全區性執法培訓3次,小規模培訓十余次。在政法職業學院組織了首期《行政處罰法》培訓班,全區執法骨干80余人參加了學習。聘請專家對全區15個街道辦事處開展案卷評查,并就案卷評查發現的問題組織小桌教學;組織全區持證執法人員和擬新辦證執法人員787人開展了公共法律知識和專業法律知識共計60學時的網上集中培訓。通過培訓,全面提升了全區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二是清理執法人員資格。按照上級安排,組織區直行政執法部門、各街道辦事處認真清理行政執法人員,因退休、調離、辭職等原因清理20人,因不在編清理3人,因屬于行政編制工勤人員清理8人,因屬于事業單位工勤崗位人員清理49人,因不在執法科室清理4人,清理后全區行政執法人員691人,執法隊伍保持基本穩定。三是規范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制服。為進一步提升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形象,在沒有上級頒布的標準和其他區可借鑒的經驗的情況下,制定了《關于規范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的通知》,要求各街道辦事處為履行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等行政執法職能的在編在職行政執法人員配發制式服裝和標志,并確定了帽徽、臂章、肩章、胸徽、腰帶扣等執法標志式樣。四是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制定了《石家莊市新華區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印發實施,成立了區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推動工作。區司法局增設了行政復議調解室、行政復議聽證室、行政復議檔案室、行政復議接待室等業務用房。為進一步推進我區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已向區政府申請了行政復議中心獨立用房88平米,現正在裝修,預計2022年底投入使用。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在區司法局設立行政復議辦公室的通知》為區司法局增編2名,增設了行政復議辦公室;I備成立了由高校法學教授、區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有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律師等13人組成的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印發了《新華區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章程》。截至目前,我區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46件,辦結32件;行政復議答復案件22件,全部依法提交了答復意見;行政應訴案件16件,已開庭4件,區領導全部出庭應訴。共計受理各類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案件84件,均依法有序處理。
四、以加強基礎工作為重點,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全面夯實基層治理的法治基礎
加強基層治理是個系統工程,其中加強法治建設是重要一環。2022年,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民調促和諧。健全苗頭預警、糾紛排查、聯動聯調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基層治理中的“穩壓器”作用。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綜合發揮民調員、律師、公證員、法律明白人的不同作用,分類施策,限期解決。全年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4765件,調解率100%,調解成功4670件,調解成功率在98%以上!度嗣袢請蟆芬浴妒仪f市新華區: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為題,報導了我區的信訪和民調工作,市委政法委彭曉明書記做出批示,要求在全市推廣新華區的經驗。二是抓基層打基礎。進一步加強社區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全區116個社區均安排或聘請了法律顧問,打通了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加強“律師顧問、公證顧問”工作,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5個,律師受理調解案件198件,調解成功158件,進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60余次,接待群眾5萬余人,律師參與掃黑除惡案件辯護代理8件。三是抓重點嚴監管。連續召開了區社區矯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區社區矯正工作會議、區公檢法司四部門會商聯席會、社區矯正與刑滿釋放人員安全穩定工作會議,協調解決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守法警示教育,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學習《反有組織犯罪法》《社區矯正對象警示教育》《社區矯正工作預防職務犯罪教育》等方面內容。加強對社矯人員的心理咨詢,新建心理咨詢室2個,組織司法所工作人員參加了心理沙盤知識培訓。建立了刑滿釋放人員過渡性安置基地,對108名生活困難安置幫教人員開展了慰問幫扶。
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創新方式,豐富內容,全面提供高水平法治宣傳和公共法律服務
2022年,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務方面,突出抓好了五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重點人群的法治宣傳教育。印發《2022年新華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對全年工作做出了安排。領導干部方面,區政府常務會制定了年度學法計劃,嚴格落實會前學法制度,舉辦了《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領導干部法治專題培訓班,組織開展了全區領導干部法律知識考試。在全市領導干部中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主題征文活動中,我區三個作品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區司法局獲得全市優秀組織獎。青少年方面,組織了第七屆中小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調動了全區廣大青少年學法積極性,進一步將法律的種子根植于心中。二是創新普法平臺,加強普法力量。投資近20萬元,建成了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成為新華區法治文化宣傳的又一重要陣地。加強普法融媒宣傳建設,“石家莊市新華普法”頭條號先后多次在全國司法行政頭條號影響力排行榜排名前20。成立了新華區普法宣講團,在全區廣泛開展專題宣講。持續推動“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建設,今年推薦的5個社區全部成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全區116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法律明白人工作站,348名法律明白人持證上崗。三是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組織開展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宣傳月活動,在微信公眾號設置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宣傳專欄,成立了普法宣講團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法律服務志愿分隊,在區企業家協會設立了法治宣傳服務基地,與302家企業建立了“一對一”“一對多”幫扶對子,組織宣講宣傳活動50多次,組織入企業宣傳161次,轄區企業給予高度評價。全面清理了區政府及其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廢止2件,宣布失效6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清理注銷行政執法人員84人;開展了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評查結果在全區通報;大力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最大限度方便企業辦事。四是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全域推進街道、社區(村)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規范化建設,建成公共法律服務機構132個,公共法律服務人員1073人,實現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區一個站,一社區一顧問。五是法律援助惠民生。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活動,共為農民工提供咨詢210人次,辦理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案件47件,涉案金額165萬元;開通婦女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接待來訪婦女12名,承辦婦女法律援助案件3件,成功調解1起家庭暴力典型案件。開展《法律援助法》集中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社會知曉率。舉辦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培訓,在今年全市案件評估中合格率100%,全市通報表揚。
六、以依法行政為保障,完善機制,增強活力,切實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在法治軌道上高質量發展
2022年,我區把依法行政工作嵌入各項工作中,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推進發展。一是依法深化“放管服”改革。擴大“網上辦”,全區887個事項納入“河北政務服務網”實現“一網通辦”,774個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鄉村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到100%,政務服務事項網辦能力持續增強。推廣“一窗通”,網上核準企業登記注冊事項3009戶,占全部企業設立事項的98.43%,稅務登記及公章刻制、社保登記、企業設立登記等環節全部嚴格把控在“4小時內辦結”。構建“強監督”,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部門覆蓋度從最初的28%提升至100%,部門事項覆蓋度從31.5%提升至100%,名列全市第一。二是依法創新科技體制機制。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高效組織體系,印發《新華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探索建立“企業主導、政府引導、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聯合攻關機制,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繼續位居全省前列。構建梯度科技創新主體培育體系,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和申報力度,上報高新技術企業83家,新認定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3家,凈增37家,位列市內區第一。三是依法推進城市更新。創新舉措、系統布局、高位推動,舉全區之力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提質提效。前太保、高柱兩個村工作進度排名全市9個城中村改造高品質試點前兩位,和平路26號院及周邊區域改造項目工作進度在全市1975年以前危舊住房更新項目中排名第一,省委、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到我區視察指導城市更新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超超書記給予批示表揚。石清路、文苑街、黨家莊街與北二環連通工程高標準完成,居民出行更加便利,獲得群眾普遍贊譽。四是依法加強城區管理。堅持創城創衛常態化,持續開展每月不少于4次的全面巡查,全國文明城創建復檢點位高分通過驗收,“以克論凈”水平持續保持全市領先。制定《2022年新華區關于開展春季城鄉垃圾集中清理行動工作方案》,在全市城鄉垃圾清理整治工作中排名前列。五是依法開展水土污染防治。制發《新華區2022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加強水質自動監測,平臺數據傳輸有效率和處理率均達100%;拉網式全面摸排轄區黑臭水體,全區黑臭水體始終保持動態清零。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修改完善《石家莊市新華區林長制區級會議制度(試行)》等六項配套制度,加強各級林長動態管理,推動林長履職盡責。強力推進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2022年河北省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擬入選名單全省共54家,其中我區入選8家,名列全省前茅。六是堅定不移打好打贏“三場硬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印發《新華區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方案》《為企業、駐區單位服務的正負面清單》《優化營商環境聯動監督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了專班和4個專項小組,聘請32名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處置涉及營商環境問題線索81件、處理涉事人員10人,全區營商環境達到新高度。堅定不移整治房地產領域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對56個解遺項目精準施策,房地產解遺項目整體辦證率達到76.01%,排名全市第一;督促柏林怡園、天頤佳苑等8個項目繳納了全部罰款和各項容缺費用實現了項目閉合,閉合率38.1%,排名全市第一。制定《關于堅決打好防范處置非法集資攻堅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責任分解》,加快非法集資案件處置化解,偵辦涉眾非法集資案件5起、抓獲嫌疑人27人,打出了聲威聲勢、打出了公心正義、打出了新華形象,在全市打贏“三場硬仗”警示教育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七是依法增進民生福祉。加強房屋安全管理,排查自建房11305棟、面積216萬平方米,依托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筑調查系統,迅速開展信息平臺數據歸集工作,實現線上線下整合管理;排查D級危房64處,聯合市房屋安全鑒定中心進行現場檢查,通過設備檢測、電腦分析等技術手段實現24小時全天候監控,制定針對性治理措施及應急預案,嚴防安全事故發生。加速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造小區121個,涉及13804戶居民,304棟樓,建筑面積約111.32萬平方米,河北省、石家莊市電視臺分別進行了采訪報道。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工作,建成停車泊位3510個,城市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任務完成量和完成時間在全市排名第一。持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課后服務特色化、多樣化發展,扎實推進普惠園建設,申報9所市級普惠園,并在全市科技、教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健全新華醫療集團管理體系,打造專家幫扶基層品牌,鞏固首席專家工作室、專家坐診點建設成果,榮獲“河北省典型城市醫療集團”稱號,在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多措并舉擴就業,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強力推進體育設施建設,第一批建成的12個籃球場已正式向社會開放,群眾健身鍛煉更為便捷。